“3月4日,综治办存纸板39.3斤;3月10日,区(镇)保洁存入塑料瓶65个,废纸54斤;3月13日,支出2000元,用于42个条线部门联合举办‘春暖万家’便民集服务活动……”作为“尖山新区(黄湾镇)绿色循环公益银行”的首任行长,这两天,尖山新区(黄湾镇)卫计办主任叶曹霞利用午休时间整理起了账目。时至今日,人们对厦门不锈钢回收也有着很多的依赖性,对产品的预期也越来越高。
“绿色银行”是尖山新区(黄湾镇)本月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它的设立,源自一本“环境账”。
“我们是国家级生态镇,不能让生活垃圾成为绿水青山中的‘污点’。”尖山新区(黄湾镇)副镇长沈燕明表示。去年,尖山新区(黄湾镇)在海宁全率先实现了每天生活垃圾减量2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当地对生活垃圾进一步细化分类,在原有“两分法”基础上变为“三分法”,即在原来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基础上再细化,将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再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同时还将企业列入了细化生活垃圾分类的范围中。去年底,尖山新区(黄湾镇)又率先推行规上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四分法”。“垃圾分类越来越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事业单位将可回收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情况也暴露了出来。”叶曹霞说。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在一次次讨论中,尖山新区(黄湾镇)相关部门逐渐形成了将生活垃圾收集起来进行二次分拣,将纸板、报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从中挑选出来的构想,去年,尖山新区(黄湾镇)设立了一个存放可回收垃圾的仓库和一个专门银行账户,“绿色循环公益银行”的设计已具雏形。
“绿色银行”从构想照进现实,还得益于一本精打细算的“经济账”。“一斤旧纸箱少说能卖七八毛钱,一斤饮料瓶也要一元钱左右,白白扔掉实在可惜。”保洁员马晓旦说,“都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分拣垃圾就是在发现资源。”每天早上,他都驾驶着保洁车辆进入企业,翻开垃圾桶,仔细鉴别,将塑料瓶、废纸以及纸箱等可回收垃圾重新拾出,分类归置,拉回基地后存入仓库。积累到一定量,就由保洁统一卖给废品回收站。
“卖了废品得了钱,一部分奖励给我们保洁员,另一部分存到全镇的专门账户里,还能帮助有困难的人,献献爱心。”马晓旦告诉记者,保洁员们分拣垃圾的积极性很高。去年底,尖山新区(黄湾镇)将专门账户中的3740元钱取出来购买慰问品,将满载着浓浓爱心的慰问品送到了黄湾镇养老服务中心30多名孤寡老人和困难户手中;宽塘物业也捐存了2000多元的可回收物,用来点亮黄湾小学困难学生一个个质朴纯真的“微心愿”。
一本“经济账”背后是一本“爱心账”。随着“尖山新区(黄湾镇)绿色循环公益银行”正式成立,相关公益活动也正在日益走向常态化。
目前,尖山新区(黄湾镇)垃圾分类不仅有了“总行”,各村、社区、企业也纷纷建立起了“分行”,广泛动员大家参与,把垃圾分类聚集的公益力量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参与热能。“参与捐存就能办理一张‘存折’,上面会记录每一次捐存的情况,提升大家的参与感、获得感。”沈燕明介绍,每个月25日,尖山新区(黄湾镇)常态化开展捐存活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爱心捐赠当中,把更多的可回收物从其他垃圾里分拣出来。
“这是一本‘爱心账’,也是一本志愿服务账。”沈燕明说。目前,“绿色银行”已经成为尖山新区(黄湾镇)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志愿服务活动的新载体。党员、青年、工会、巾帼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建立联系包干制度,全程参与并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及监督指导。众多志愿者的主动参与,正在使垃圾分类聚集的公益力量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参与热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让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到将尖山新区(黄湾镇)打造为海宁东部现代化滨江新城和创新智造高地、生态宜居福地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