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伦 gplp独家首发
本文来源于gplp微信公众号gplpcn
企业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场所,企业的使命就是追求可持续经营,追求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任何时代,企业都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和发展的助推器,坚持总会有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敬重企业家,社会应该善待企业家,应该从内心深处对企业家们表达深深的敬意。至少在长江国弘,我们一直在秉持这样的理念。”这是长江国弘董事长李春义的答案。
在现实世界当中,不同人有不同追求。
因此,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企业的价值何在?这是一个问题。
企业的价值
如今,投资人很多,但对企业的价值真正想清楚的人并不多,李春义则是其中的例外。
对于企业的价值,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李春义有自己的看法——他见过各式各样的创业者,倒闭的,上市的,为了钱而创业的,为了融资而融资的,靠谱的,不靠谱的,因此,他对企业价值有着更加深刻地理解。
“尽管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侧面来加以体现,但归根结底,还是由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决定的。用户会用自己的视角,对企业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估,用口袋里的钞票和他们认为的价值进行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不是企业家自己说了算,也不是投资人用资本的估值来丈量的。它是由用户定义的,甚至是竞争对手定义的。企业价值在某个时点上是静态的,但本质是动态的,它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变化而改变。”
企业的价值,在他看来,是投资人做投资决策之前首先要想明白的一件事情。
创立长江国弘六年,对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和回报,李春义已经想得很明白——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每一笔成功投资的背后其实是能够发现一支优秀的团队,并助力他们成为一家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优秀企业,因为,被投资企业的成功才是投资机构能够持续为lp创造投资回报的根本保障。
在谈到企业价值和创新的关系,他是这样理解的:“我理解的创新,既包括从无到有,或者说从零到一,也包括从好到更好,也可以说是优化迭代。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的特征会日益明显;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家要做和能做的确定性的事,可能就是要通过创新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用创新来应对新的竞争和挑战,进而实现周期地的穿越和可持续发展。”2018年5月9日,上海西郊宾馆,在以《新时代·企业创新之路》为主题的第七届长江国弘论坛上,李春义将内心的思考与参会嘉宾进行了分享。
坚持总会有的结果。长江国弘自从2012年成立之后,已经迎来了药石科技(300725)、威唐工业(300707)、隆盛科技(300680)等明星企业的上市,这些被投企业是最好的例证。
药石科技董事长杨民民:专注化学创新医药
药石科技是长江国弘的骄傲。
2017年,药石科技创下了新三板企业申报ipo挂牌上市的历史最快记录,如今的药石科技是分子砌块领域的全球龙头企业,世界上前20大药企中的80%都是药石科技的客户,诸如诺华、 merck kgaa、 celgene、corporation、 abbvie等全球知名的跨国医药巨头和 agios pharmaceuticals,inc.等生物技术公司,以及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睿智化学等国内外专业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的服务外包知名企业。
可以说,在药石科技所在的细分领域,其地位如同无人机当中的大疆科技,只是他们更愿意默默无闻做事情,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知。
其实,无论从公司本身还是从创始人的履历,药石科技都是中国创新企业的典型。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药石科技主要业务包括药物分子砌块的设计、合成和销售;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开发、中试、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药物分子砌块的研发和工艺生产相关的技术服务。
药石科技董事长杨民民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美国奥本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罗氏制药研发部门,先后在罗氏加州和上海研发中心任药物化学研发主任,部门主管,2008年创立药石科技至今。
药石科技的成功,在杨民民眼里,也跟创新密不可分。
“我个人觉得,中国以前跟整个世界水平相比落后的比较多,所以我们之前很多年一直在模仿,但是到了今天,该模仿的都模仿的差不多了,模仿不出来的也就模仿不出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东西要创新了,要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同样我们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要在源头上掌握一些核心的东西。这样会慢一点,但是不会死,会走得远一些。”这是杨民民的心里话,当然,创新也融合在药石科技的骨子里。
据他介绍,药石科技的公司文化就是‘公平、敬业、创新、圆梦’,公司的一个口号就是“专注化学,创新医药”。
当然,做创新药,这在2008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18年5月,药明康德作为独角兽上市才让大部分中国人意识到技术及创新的重要性。
其实,药石科技早就走在了这条道路上——药石科技聚焦创新药领域,整整比国内同行提前了数年。
创业初期,药石科技同样经受了一番“折磨”,比如,不被人理解。
“2008年,我从罗氏制药出来的时候有很多想法,但是我坚持不做外包服务业务,可能外包会是一件比较赚钱的事情,但是一旦做了外包,所有的知识产权,所有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企业走不了多远。”杨民民回忆说。
那么,药石科技后来是如何坚持下来看到春天的呢?
“在中国评判一个企业是不是成功是它能不能赚钱,因此企业面临的第一步是先要保证活下来。
药石科技如何才能够活下来呢?那就是看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呢?这个东西和市场和行业上的痛点有什么关系?
做创新药、做药物研发的肯定知道,在临床上失败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毒性和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不断尝试。
比如,排除生物靶点,我们发现药物产生这两个原因都是分子结构的问题,所以我们想能不能从组成这个药物的分子片断上进行一些改造。因此我们就去看整个上市药物,临床药物的结构,通过研究这些药物是哪些结构组成的,这样得到很多东西,我们称之为分子砌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运用药物化学去产生一些新的结构,改善理化性质/毒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扩大专利覆盖空间。”不断探索当中,药石科技的商业模式逐渐走了出来。
2008年,药石科技开始正式运营。
经历四年探索之后,他们开始成立销售公司,同时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全资成立美国药石,并于2017年在宾州增设办公室,确保更优质、更快捷的客户服务。
2016年1月,药石科技收购山东地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生产基地;
2017年11月创业板上市,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企业。
布比科技蒋海:区块链的投资价值
2018年,区块链可谓是十大名词之一。
当区块链成为风口上的猪的时候,对于投资人来讲,到底跟还是不跟,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长江国弘用事实证明,他们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注意到了区块链这个技术,并不是追风口与热点的选择。
“我们不追逐风口,但必须不断自我学习,了解前沿行业技术;某个领域热,我们也不会不顾估值、不顾找不到合适团队就贸然投资;遇到再好的突破性技术,我们都会在投资前仔细思考该技术是否能落地,核心团队综合能力是否过硬、未来市场潜力是否够大,估值是否合理等等。在投资行业十多年,看到了太多由于不理性投资而失败的项目。”在长江国弘,负责智能技术领域投资的负责人吴卓莹表示,他们不会是因为热点而选择投资一家企业。
在长江国弘的投资案例当中,中国区块链行业技术龙头布比科技算是一个典型,不过,投资区块链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区块链的投资价值。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解决了我们信息传递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来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被复制,比如传输文件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可以保留文件,因此,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价值传递——价值传递最重要的是把这个价值传递之后,传递人应该没有这个价值,否则两个价值就重复了。然而,互联网一直没有解决用网络来传递价值的问题。但是,区块链是可以做到这件事的,他可以让一个个区块链网络来记账,而不是某一个单一机构来记账,尽管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是全世界范围内,包括美国在内的各行各业,尤其是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行业正在尝试。”关于区块链的价值,布比科技创始人蒋海如此表示。
当然,同样是区块链企业,布比科技及长江国弘并不从事任何区块链货币,他们拒绝参与火热的炒币运动。
从技术本身来讲,布比科技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布比科技创始人兼ceo蒋海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计算网络、密码学、信息安全领域有深厚积累。2015年,蒋海博士创立布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如今,经过3年的发展,布比与银行等金融行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旗下数字资产网络布萌2016年3月上线以来,已稳定运营2年多时间,是国内商业应用落地最多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网络。
从市场来讲,区块链不乏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区块链是用来实现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的直接价值传递最好的方法。
“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一个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比较,最大的区别是智能设备可以自己创造价值,如果说这个价值通过传统金融体系来传播的话,一定是满足不了要求的。有几点:第一,这个智能设备的价值大多无法简单用法币来刻画,因为有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数据。第二,按照传统金融体系当中,先把资产标准化,放到交易所,最后让大家来交易,不适合于这种智能设备。因为智能设备的这些价值只对需要它的特定人有价值,其他的不需要。第三,在传递过程当中,区块链的直接传递使得他整个交易成本是最低的。”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蒋海非常乐观。
当然,这是长江国弘最终决定投资他们的一个理由。
指南工业设计周佚:创新产品的生存之道
作为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关于创新的种种窘境,指南工业设计创始人周佚可谓经历多多。“大家都有创新的渴望,但是其实创新有一个潜台词,就是我们是为商业目的而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但为商业目的的创新是要追求准确性的,而创新本身是不追求的,这是一对矛盾。怎样在尽量准确、符合逻辑的情况下做好创新工作,这值得讨论。”周佚表示说。
那么如何把创新具体用在企业运营及商业当中呢?
在周佚看来,这是一个消费者参与、现场设计、工程制造共同参与的过程。
“我们曾做过一个电动儿童牙刷,从技术和性能来说,牙刷品都是一个低价位、低功能、低技术的产品,那么如何找到市场机会呢?
经过调研,一般儿童都是排斥用电动牙刷刷牙,排斥的主要原因与家长教育紧密相关,所以如何解决教育问题是这个产品设计的核心,于是,我们把这个儿童牙刷做成海报故事的工具,他买的是一个故事书、一个动画片而不是一个电动牙刷,最终,我们出口了30多万台,所以定义产品比设计本身更重要。”创新可以改变企业的命运,对此,周佚感触颇深。
创业20年,周佚见过很多倒闭的创业公司。
他们不是缺乏创新,没有产品,然而最终他们的产品却宣告失败,为什么呢?
“大部分创业公司死在了最后一公里,那就是如何把产品原型进行量产。我问过小米的专家,它所有的产品是1-2年的研发周期,设计和定义大概占2个月左右,他们整整花一年时间来完成最后一公里路。最后一公里路要完成大力量生产的工艺控制、标准控制、质量控制等等。”关于创新,或许,需要企业做的还要更多。
关于创新,长江国弘也同样在不断探索——“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一群有理想和追求,有责任和担当,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和团队,同他们并肩作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李春义对于新时代长江国弘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的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