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任何制度的制定,任何决定的实施都必须围绕着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个中心展开。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同样也必须围绕着这一中心进行服务。对于企业实现高效益这个大目标而言,一个整体大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
而绩效考核正是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将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而产生一种动力来推动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很多中小企业中,这却很难实现。低成本与高效益虽然一直是老板追求的两个目标,但两者似乎位于两条平行线上,永远无法交会。
*案例
在亚洲,新加坡航空公司是被顾客公认的满意度最高的航空公司,曾被评选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之一。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好评,来源于新加坡航空公司“低成本高效益的卓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新加坡航空公司内部管理始终遵循着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理念,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全面创新以及与企业发展的战略协同。
比如,在员工的薪酬问题上,对每个员工的奖金考察不是根据个人的表现,而是与整个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 ,也就是说,员工的奖金是固定的,只有公司整体业绩上升的时候,奖金才会上升,而且会得到几倍于平时的奖金;而一旦企业业绩下降了,即使某个员工再卖力工作,也很难取得高奖金。
这样一来,员工想拿高薪,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必须做到
兼顾团队的利益。在这一公司理念的带动之下,整个公司的业绩也因为“万众一心”而节节攀升。
*案例分析
这个实例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真正促使企业发展的是人的因素,就像新加坡航空公司,真正支撑其步入辉煌的是完善而科学的考核制度。
新加坡航空公司十分注重员工的管理,十分注重员工的培养,促使每一位员工尽职尽责,以最低的成本追求最高的效益。
*思考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能够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成本意识的是什么?就是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一套独特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工作状态。只有员工的工作状态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员工才可能充分利用每一部分资源,有意识地去为企业节约成本,节省开支。
很多大企业之所以花大力气在员工的考核制度上做文章,最大的目的就是激活人的因素。只要人这个最大“资本”被激活了,就可以带动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增值中发挥作用。
1.高层:ksf+年薪制+股权(合伙人)激励(送案例介绍什么叫ksf绩效模式)
2.中层:ksf+产值+超价值、剩余价值再分配。
3.基层:一线岗位,产值+计件/提成+内包+ksf.二线岗位:量化薪酬+宽度薪酬ksf.(价值管理指标为主)
4.在薪酬之外,增加多元化的双向驱动的激励模型,丰富员工价值与收入系统,实现员工收入由自己决定。自我计薪。
5.为了更好的支持大家清楚ksf设计模式,我将分享一份从未对外公开的ksf设计模版。
举例:
企业类型:生产制造业
岗位职务:生产部经理
原方案(传统模式):
1. 薪酬构成:月基本工资1800元/每月+月绩效工资800元/每月+年度业绩奖金5000元/每年
2. 月基本工资计算方法:按:月基本工资(基准)÷规定月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3. 绩效考核标准:
容易遇到的问题:
1、生产部门只干分内事,完全不顾公司目标、客户需求,与销售部、设计部常有争执。
2、生产经理只在工作时间内做事,想各种办法拒绝更多的工作。
3、生产经理忙于做事,但不愿对结果负责。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这个生产经理自己想要这样吗??他态度有问题吗?
1、传统薪酬结构设计: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工资+技术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分红)奖励…
2、这种设计最大的缺点是:
1)弹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业务岗位的固定部分可达80%以上。
2)无法衡量:员工收入与其价值不能相对有效地衡量出来。
3)薪酬与员工价值失衡:价值应等于价格,员工付出、创造的结果与其收入没有直接对等关系。工作量=产值+价值
(为保证客户真实数据保密,此方案数据有部分做了适当隐藏,它是某企业的实操方案)
ksf设计原理:
1)提升薪酬的弹性创造力,弹性部分占50%以上----越灵活的部分越具有创造性。
2)将员工的价值进行划分和细分,将价值分类定价,创造多少价值获取相应的薪酬回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价值分解、薪酬分块”原理,与员工进行价值交易。
3)将产值量化与价值量化相结合,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深入分析价值模式与产值关系,并建立相互融合的计算模式。
(免费视频)什么是积分式?ksf绩效考核?ppv量化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