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 事件:2020年 年 2月 月 17日 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 新闻发布会 ,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 表示 , 科研攻关组 组织 了 北京广东和湖南几 省十余 家医院联合开展关于磷酸氯 喹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基于前期临床机构所开展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疗效。 我们对磷酸氯喹的作用机制 疗效 临床试验 情况 进行了梳理。 。
1 磷酸 氯喹 是什么 氯喹属于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于 1934年首次被发现,二战期间开始广泛用于疟疾的治疗,后由于抗氯喹耐药性疟原虫菌株的不断出现,氯喹逐渐从抗疟疾治疗和预防中排除,现在主要用于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相关疾病。羟氯喹是氯喹的衍生药物,氯喹的有效性好于羟氯喹,但羟氯喹的毒性低于氯喹。此次磷酸氯喹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是氯喹类药物在“老药新用”方面的又一次探索。
2 氯喹 类药物 是如何抑制 病毒复制 的 氯喹类药物在抗病毒治疗领域的疗效得到了体外和体内试验的多次证明,但关于其针对病毒复制的靶点蛋白尚无明确说法,与瑞德西韦和法匹拉韦的作用机制不同,目前认为氯喹主要可能通过三种途径抑制病毒复制:
(1)抑制病毒包膜蛋白的糖基化,从而抑制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不能侵入细胞。氯喹可能通过此途径抑制 sars-cov 与人体细胞 ace2受体的结合而对 sars-cov 有抑制活性,新型冠状病毒也主要是通过与 ace2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细胞,因此氯喹类药物也可能因此对冠状病毒有抑制活性。
(2)改变溶酶体 ph 值,抑制病毒复制。一些病毒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后,靶向运输至溶酶体区室,溶酶体 ph 在 4-5左右,较低的 ph 值和蛋白酶的作用使病毒颗粒释放出感染性核酸,进行病毒复制。而氯喹和羟氯喹都是弱碱,在溶酶体内聚集会提高溶酶体的 ph 值,进而影响溶酶体中包括酸性水解酶在内的多种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 ph 依赖性病毒的复制。
(3)抑制 tnf-α 和 il-6的产生和释放,缓解细胞因子风暴等体内过度的免疫反应。